数字技术让文物“触手可及”

日期:2025-02-17 来源:华体育官网最新版

  在距离山西云冈石窟900多公里之外的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云冈石窟第3窟以3D打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游客通过VR技术跟随青铜大立人俯瞰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在线上打开敦煌“数字藏经洞”,可以毫米级高精度地观察敦煌藏经洞文物……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文博领域扮演起日益重要的角色——不仅深度融入文物的考古发掘、保护修复,还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展示,使观众能更直观、生动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进一步拓展了文物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在重庆市宝顶山大佛湾,600余名演职人员手捧孔明灯,将其缓缓放飞至夜空,漫天的灯火如繁星闪烁,照亮了崖壁上历经千年的唐宋石刻……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重庆分会场,大足石刻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惊艳亮相。

  始建于初唐的大足石刻历经千年风雨,为何依然神采奕奕?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表示,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已大范围的使用在大足石刻病害勘查研究、保护工程项目施工等过程,极大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

  相关技术修复人员借助三维激光扫描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全面采集文物数据信息,精准记录需要修复的位置和尺寸。针对文物内部的修复需求,X射线探伤、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等数字探测技术的应用,也让文物内部的残缺细节得以清晰呈现。

  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利用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开展文物虚拟修复工作。据了解,这种虚拟修复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实际修复中的多次返工,还能在正式修复前为大足石刻科学保护修复提供最佳方案。

  “石窟寺的数字化永生,是以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和使命感,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致敬。”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教授介绍,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历经20余年的探索,通过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3D高保真数字测量与重建技术,成功实现了对中国多个代表性龛像的等比例复制。

  早在2017年,浙大科研团队就与云冈研究院合作,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复原了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2019年,团队再次取得突破,研发出“积木式”云冈石窟第12窟等比例3D复制品。这些复制品由高分子材料制造成,表面喷涂专门调制的云冈砂岩质感涂层,不仅外观逼真,还可拆卸、拼装、运输。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浙大科研团队运用3D高保真数字测量与重建技术,已完成220项文物数字化考古调查工作。

  “高精度扫描、3D打印、数字图像处理、大数据与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已成为现代文物修复的重要依托手段。”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郑霞告诉笔者,数字技术在文物修复领域正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数字技术通过高精度扫描和数据分析,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主观判断导致的误差,对文物进行非接触式的检测也能够减少修复过程中对文物本体的损伤。

  白山巍峨,松水东流,春节假期期间,笔者走进吉林省博物院,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导览之旅正在开展。在“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背景和文化陈列”展厅,AR(增强现实)眼镜智慧导览以文物为核心,将历史背景和文化、地域文化与当下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故事化”的知识解读,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为了让不同年龄段和专业背景的观众都能获得最佳体验,AR眼镜智慧导览特别设计了青少年版、普及版和专家版三种模式。笔者在“文明曙光”展区首先体验了青少年版,画面中卡通史前人类形象跃然眼前,知识介绍趣味盎然,三维立体动画如同3D电影,笔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史前人类一起狩猎、采集,感受历史的脉动。

  接着,在“汉唐古韵”展区,笔者切换到普及版,只见青铜器上的纹饰似乎在流动,陶俑的姿态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通过手机扫描,笔者还看到了文物的动态复原效果,再配以AI生成的多语言讲解,让历史知识变得更直观和易懂。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VR(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项目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的VR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先进的LBE(多人大空间VR)技术,1∶1重构复原了遗址区保护大棚、考古发掘方舱、象牙库房等数字孪生场景。

  据了解,整个体验项目时长30分钟,分为四个部分。序幕“青铜之路”,通过金面具等文物陈列场景,让观众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基本情况;接着是“博物馆奇妙夜”,“复活”的青铜大立人带领观众登上青铜馆和新馆顶部,俯瞰三星堆遗址区、三星堆博物馆园区和鸭子河,以飞行视角纵览三星堆周边状况;然后是“祭祀坑探秘”,引导观众进一步探索祭祀坑文物埋藏、提取、实验分析等考古研究成果;最后是“飞跃三星堆遗址”,观众可“驾驶”一叶黄金面具,在三星堆古城、马牧河等虚拟复原的历史场景中穿梭,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幻。

  郑霞表示,数字技术应用的核心目标是促进文物内涵的挖掘,使文物及其承载的信息更清晰生动地呈现,从而为观众打造深度的文化体验。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数智人“艾雯雯”,便是以更加亲切和现代化的形式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展厅,身着素雅长裙的“艾雯雯”正微笑着向观众介绍文物。据介绍,“艾雯雯”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和实时3D语音驱动技术,将文本合成为音频并实时驱动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她不仅能清晰解读文物故事,还能与观众进行自然语言交互,回答很多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

  在互动过程中,“艾雯雯”能够最终靠VR技术等,让观众看到文物的三维立体图像。例如,观众能够最终靠手势控制,让“艾雯雯”展示文物的不同角度,或者通过语音指令,让“艾雯雯”讲述文物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不仅如此,“艾雯雯”还拥有超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能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依托国家博物馆143万余件馆藏文物,逾4000万全媒体矩阵稳定受众群体,“艾雯雯”将在线上线下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下一步,国家博物馆有望与国家智慧教育等相关平台合作,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丰富云端文化资源。

  “未来,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博物馆将更加以观众为中心,从对观众的单向输出,转变为与观众双向互动,在此过程中,观众在展览中的参与度会促进提高,不仅成为展览的互动者,也会成为内容的共创者。”郑霞说。

  2024年8月,由芒果数智打造的“山海”APP正式上线,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如同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宝库,汇聚了海量的数字馆藏。从石器时代的古朴石陶,到秦汉时期的雄浑文物,再到明清时代的精美瓷器,历史的脉络在这里清晰可见。

  打开“山海”APP,用户都能够360度无死角地旋转文物,把每一处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更神奇的是,借助AI互动功能,“沉默”的文物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进而“开口说话”。例如,当用户想了解一件汉代青铜鼎时,“山海”APP不仅会展示鼎上那些精美绝伦的纹饰,还会通过动画把古代工匠铸造它的过程一一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APP还藏着一个“宝藏功能”——个性化博物馆。用户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打造一个专属的“私人博物馆”,把自己最喜欢的文物一键收藏,并且还能把个性化博物馆转发给家人和朋友,邀请他们一起欣赏“私人”馆藏,听取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

  敦煌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和艺术宝藏一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眼下,人们不必长途跋涉,就能亲身体验敦煌的魅力。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运用高清数字照扫、全局动态光照、云游戏等游戏技术,生动复现藏经洞及其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数字资产规模超过36G,画面精度达到4K影视级画质。

  项目采用云游戏技术,使用户都能够突破手机性能的限制,实现“零门槛”参与。每个用户都能成为“数字国宝守护者”,一键“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历史时期。从洞窟的开凿到封藏万卷,再到文物流散和再次聚首,用户都能够与历史人物互动,完成各种任务,解锁文物背后的故事。

  比如,以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为故事主线的游戏设计,巧妙地赋予了6个用户角色与8个NPC(非玩家角色)自然流畅的动作与表情,使他们栩栩如生。通过游戏化的背包、手记等交互设置以及激励机制,结合游戏化的叙事和风格化的场景,玩家将沿着游戏的指引,逐步揭开《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被一分为三的背景,随着探索的深入,玩家不仅将亲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还将亲手将这份珍贵文献拼凑完整。

  腾讯游戏“数字藏经洞”主策划薛晓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文物细节呈现和用户体验方面,数字藏经洞实现了“高精复现”和“超写实”复现。该项目首次在数字世界中以毫米级高精度1∶1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第16窟和第17窟,使得数字世界的洞窟与真实世界几乎一模一样。

  专家指出,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将更好促进文物“走出深闺”,其应用将更多基于文物数字资源的共创与传播。比如,公众可以对文物的纹饰进行拓展式AI辅助设计,也可以在虚拟策展平台上构建自己的展览,或者创作个性化的文物主题短视频,再借助社会化媒体将这些共创内容发布,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分享,使文物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发自北京2月13日,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消息,春节期间,各地春风行动不停歇,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详细]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春节前,在山东日照莒县阎庄街道杜家当门村,美丽乡村煎饼铺一片忙碌景象。之后,销量慢慢的变大,生产的规模也上...[详细]

  据报道,江苏南京的兼职送货员高先生在一个月内,先后两次识破“运送现金”骗局,挽回群众损失近10万元,并协助警方成功抓获涉案嫌疑人。梳...[详细]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接近尾声,冰雪之约在哈尔滨绽放璀璨光芒。从清晨到深夜,从场馆到交通枢纽,从赛场到城市角落,赛会保障人员用坚守与...[详细]

  攥着新居钥匙,广东广州市花都区集群街2号楼204房业主黄细祥满是欢喜。我妹妹是残疾人,改造的时候还规划出来一个独立的房间给她,方便我们...[详细]

  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也是新大众文艺的高光舞台。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窗口,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解读千万人参与创造的共同文...[详细]

  本报讯在日前召开的青岛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紧扣“提质向新”这一核心目标,积极踊跃地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建言献策。青...[详细]

  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景美食,代表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新式汤圆搜索热度前10名中,有一半有好的寓意,另一半则是在馅料配方上...[详细]

  本报北京2月13日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13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子商务平台监测,“2025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详细]

  日前,山东印发《关于开展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发挥价格引导作用,激励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和电动汽车用户热情参加车网...[详细]

  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测,活动期间,全国日均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2%,实现2025年网络消费开门红。“网上年货节亮点纷呈,概括为...[详细]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始终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为目标,在培训中探索出了“1+2+3+...[详细]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工作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各地结合当地农牧业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提质、稳量、补链、扩输四个关键环节,压...[详细]

  好品山东·海尔健康焕新节大咖访谈山东三源王欣莹:家电换新好在哪里?从这四个方面来看~

  好品山东·海尔健康焕新节大咖访谈山东三源王欣莹:家电换新好在哪里?从这四个方面来看~

  全省“好房子”集中亮相,2025山东省暨济南市高品质住宅展示交易会启幕

  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 全力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扩容提质 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林武在枣庄调研时强调 加快项目建设 激发消费活力 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

  《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专栏聚焦山东等地冰雪经济:“冷资源”正不断涌动“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