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日期:2025-01-10 来源:华体育官网最新版

  作为用来探测深空的“大眼睛”,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MUST)在江苏省江阴市有了新进展。

  前不久,清华大学深空技术中心在江阴揭牌,为推动清华大学MUST精密光电系统研发基地建设注入了新动能。相比目前世界上最高性能的望远镜,这只“大眼睛”的巡天效率将显著提升,未来有望在暗能量、暗物质、引力波宇宙学和星系形成等前沿方向上取得重大基础性、原创性突破。

  据介绍,该基地于去年签约落地霞客湾科学城创智园。“该项目涉及精密光学加工、精密机械制造传动技术、精密控制三大技术方向,将进一步助力江阴建设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江阴市科技局副局长刘智超说,新一代光谱巡天望远镜的研发建设,可充分依托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交互,形成基础科学装置带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自2021年江阴—清华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江阴推动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基地相关项目落地,当地企业与清华大学产学研合同金额已近亿元。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江阴重点产业集群,双方开展项目申报、立项、评审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问题解决思路,不断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刘智超介绍,江阴持续优化“企业发榜、专家评榜、院校揭榜、政府奖榜”的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超500条,以政府奖补资金撬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8.5亿元。同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成立上海交大、东南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江阴分中心10家,每年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项。

  在深化基础研究领域合作的同时,江阴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走进具有年产50万吨线材能力的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高速线材智能车间,从原料码头、炼铁、炼钢到轧钢,生产全流程在数智化平台上实时呈现。

  兴澄特钢智能及信息化部工程师李锰涛介绍,通过采用上百个冶金机理模型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实现高炉全方位仿真,炉内气流、炉料运动、炉墙挂渣等信息实时“投影”在数智中心大屏幕上,实现数智化炼钢。

  如今,以兴澄特钢为代表的江阴制造业企业,正通过智改数转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海澜云服智慧工厂实现了自动备料、光影裁剪、精准配对、混流缝制等全流程智能操作;生产各类功能性胶黏材料的江阴邦特新材料科技公司在建立智能车间后,产能提升10%……

  江阴市工信局局长谈海平介绍,江阴以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实施“千企上云”,支持传统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管理等手段,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省级智能标杆工厂727个,新增国家级智能标杆工厂17个,并入选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姚雪青 许晨威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培养智能育种人才,推动育种技术革命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科学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公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